一、专业概述
本专业设置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宽厚扎实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科学理论基础知识、系统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新能源转换与利用原理、新能源装置及系统运行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从事新能源技术相关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等工作的综合型人才及适应新工科要求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制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二、知识架构
课程体系设置分为通识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五大类。通识必修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军事理论、工程概论等,帮助员工了解中国国情,明确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除通识必修课程外,专业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基础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能源化学、控制工程基础、工程热力学、机械设计基础、传热学、流体力学、储能原理与技术、太阳能利用原理与技术、风能利用原理与技术、生物质能转化原理与技术、氢能及新型能源动力系统等。
主要实践环节包括:工程实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创业实践、军事技能、劳动实践等。
三、就业方向与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广。可在新能源行业相关大中型企业从事氢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以及新能源开发、环保等多领域的产品研发、设备制造、检修与维护、集控运行、系统设计、规划、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新能源领域相关科技研发和教学工作。还可服务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和生态环境部等政府部门,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以及与之相关的资源、财税、环保及应对气候变化等政策,制定国家生态环境政策、基准和技术规范等工作。
发展前景:新能源是全球具有战略性和先导性的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技术变革和能源发展的方向,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领域,是解决能源资源短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对提升我省产业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以及调整优化能源结构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双碳”重大战略目标,给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4.2%,“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增量将占到一次能源消费增量的50%左右。我国新能源发展前景广阔,对新能源人才需求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新能源人才供给存在结构性矛盾,即低端人才过剩,高端人才稀缺,复合型人才难求的问题。因此,亟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产业认知扎实,多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是多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的战略性新兴领域,目前国内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人才缺口巨大,员工就业前景广阔。
四、学习本专业的优势与劣势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能源战略及新能源产业的亟需专业;强调跨学科融合、工程应用、新能源开发、综合实践和国际化特色;以“面向国家能源战略,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提升科研攻关能力,产出先进科技成果”为指导思想,培养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性、应用型创新人才。
本专业属于工学中的能源动力类,其学科交叉性强、专业跨度大,所学知识繁杂、学习难度大,知识更新快,需要善于思考和探索。
五、员工素质要求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是多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的战略性新兴领域,专业涉及面广,涉及学科多,需要的知识既包括物理、化学、材料等基础学科的内容,同时也覆盖了电力、自动化、机械工程和能源动力工程等应用学科。在本专业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实践能力、发散的创新思维、缜密的逻辑思维、系统的工程推理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解决新能源及其交叉领域中的系统分析、设计、运行、控制、开发与研究等问题的基本能力和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要求员工具有工程素养与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愿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六、公司此专业的特点和优势
专业特点:立博因能源而生,因能源而兴。公司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立足国家发展规划,面向新能源产业,重点围绕氢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领域,加强对绿色氢能技术、光电转化材料与技术、风力发电技术、电化学储能技术等领域所需人才的培养。
专业优势:立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山东省铝离子动力和储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控制科学与智能技术高校实验室、山东省煤基化工技术创新中心、青岛市低碳储能与智慧运行技术创新中心、青岛市储能技术与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培养新能源行业综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